在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古人以採集和狩獵為生,由於狩獵工具有限,尤以採集為主,所以初期原始社會為母系氏族。到後期古人掌握了狩獵及種養殖技術,食物才開始豐富起來。而漁業則在後期逐漸發展起來,初期中華大地主要以內陸江湖漁業為主,到商朝時期,在一次占卜中竟卜問能否捕到三萬尾魚,雖然是卜問,但是也足以證明當時的捕魚技術之高,因為商朝人小到出門辦事,大到婚喪嫁娶等都會占卜,所以占卜在商朝已經是生活的重要組成。而像「丁卯卜,王大獲魚」、「貞王延魚」等卜辭還很多,「延魚」的意思是連續的捕到魚。甲骨文上的一人一「魚」
那麼為何商朝人能捕很多魚呢?他們又有多少捕魚的技術呢?下邊簡要介紹一下:
一是網魚,其實用網捕魚的方法在遠古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被古人掌握,在甲骨文《合集》中一個「魚」橫刻,像是魚被網攔截住一樣,而且經常出現在甲骨文中,由此推斷當是商朝人常用的捕魚方式。而從另一方面可以證實商朝人大量使用撒網捕魚方式的是,網魚用的網墜,在河南二里岡遺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類型的網墜一般有扁圓形、圓柱形等。這樣一種捕魚方法,今天都是人類主要的捕魚方式。
二是叉魚,也是一種古老的技術,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應當已經掌握,因為叉魚的工具相對簡單,一根木條或竹子,到後期利用青銅器更耐用。而如今在貴州的苗族地區依然利用叉魚這項技術,甚至還有叉魚節。而唐代韓愈的《叉魚招張功曹》中就描繪了叉魚的場景。
三是釣魚,在商朝的遺址中發現了骨制、青銅製等類型的魚鉤,而在河南出土的青銅器魚鉤上還有倒刺,這已經與今天的魚鉤非常接近。而商朝末期還有著名的姜太公直鉤釣魚的傳說,雖然是傳說,但是也證明了當時的商朝人已經掌握了釣魚這項技術。而目前中國最早關於竹竿釣魚的記載則見於《詩經》,「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而宋代的《漁樵問答》中就寫到「釣者六物:竿也,線也,浮也,況也,釣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而這六物,在今天依然是釣魚的必備。
四是兜魚,使用木條或竹子編製而成,有一個很大的開口,兜底部則是封住的,而且開口頸部還有倒刺,防治魚逃出,稱為筌。而筌的實物在浙江省境內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已經有發現。把該工具放於水下,引誘魚通過大開口進入兜的底部,這類似於在今天貴州地區,用一種叫箢篼的農具捕魚的方式,但是箢篼上部是敞開的。而商朝的兜魚的方式,應該用於淺水區域。而這樣一種捕魚方式在今天貴州等地區還有人使用。
除了這四種比較常見的捕魚方式外,商朝人還有非常特別的捕魚方式,比如射魚和鸕鶿捕魚等。
射魚,是今天台灣高山族常用的捕魚方式,而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時稱捕魚為「狩魚」,在甲骨文《合集》中「王狩膏魚」「東狩于海」,而「狩」字在古代應該是射殺獵物後,由犬去追逐,所以這裡的狩魚是指射魚。
鸕鶿捕魚,鸕鶿是大型的食魚游禽,非常善於潛水,又被稱為烏鬼。在今天的廣西、安徽等地依然有漁民在馴化鸕鶿捕魚。在河姆渡遺址中,就已經發現鸕鶿的骨頭。而在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中就描繪「家家養鬼鳥,頓頓食黃魚」的場景。而在商朝的遺址中,發現了一些以鸕鶿為形象的雕刻品、畫作等。而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更是發現陶器上繪有石斧和鸕鶿含魚的畫作。這充分證實了商朝時期已經有利用鸕鶿捕魚。鸕鶿鳥
商朝人之所以能掌握豐富多樣的捕魚技術,完全在於他們生活在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商朝的中心地區大約在今天的河南、湖北、山東等地,而外服還包括山西、四川、江西等地。商朝王畿地區,也就是中心區域,在當時,比現在溫暖多雨,而且是大平原,其間還有湖泊河流點綴,這有利於種植業和漁業的發展。
那麼商朝到底有多少種類型的魚呢?著名的動物學家伍獻文在對河南殷墟出土的魚骨進行鑒別後得出結論,認為當時商朝有黃顙魚、鯉魚、青魚、草魚、赤眼鱒和鯔魚。前邊五種魚均為淡水魚,而鯔魚則為鹹水魚,不應出現在河南省,但是由於無法考證鯔魚這塊魚骨,所以對其來源,暫時不做評論。甲骨文中有「獲鮪」描述,這裡的鮪魚並不是指今天在海洋生存的金槍魚,而應該是鱘魚。目前我國鱘魚主要分布在長江、金沙江、湘江、珠江等,他們有8個品種,主要為:中華鱘、史氏鱘、達氏鱘、達氏鰉、庫葉鱘、白鱘、裸腹鱘、西伯利亞鱘等,而商朝能夠捕獲鱘魚這種大魚,又從側面證明了商朝的捕魚技術應當比較高。而在商朝的遺址和春秋戰國的書籍中還展現了鯉魚、魴魚、青魚、鯰魚、鱖魚等,而實際的品種應該更多。
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護,商朝人也是費盡心思,具體的方法:一是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主要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捕魚,這種集中捕魚,主要是為了保護產卵期的魚,等來年子魚長大,在捕撈。二是進行獺祭,而這種祭祀主要在禁魚開始和結束時進行,禁魚開始時的獺祭,是為了祈求魚類資源的繁榮;禁魚結束時的獺祭主要是希望捕獲大量的魚類。
漁業是商朝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魚類的捕獲,不僅展現了商朝人高超的捕魚技術,也豐富了商朝人的食物,促進商朝人身體營養的吸收。而商朝人的捕魚技術,也延續至今,為現代人捕魚留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次性捕獲三萬尾魚,3000多年前商朝捕魚技術超乎你的想像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古人以採集和狩獵為生,由於狩獵工具有限,尤以採集為主,所以初期原始社會為母系氏族。到後期古人掌握了狩獵及種養殖技術,食物才開始豐富起來。而漁業則在後期逐漸發展起來,初期中華大地主要以內陸江湖漁業為主,到商朝時期,在一次占卜中竟卜問能否捕到三萬尾魚,雖然是卜問,但是也足以證明當時的捕魚技術之高,因為商朝人小到出門辦事,大到婚喪嫁娶等都會占卜,所以占卜在商朝已經是生活的重要組成。而像「丁卯卜,王大獲魚」、「貞王延魚」等卜辭還很多,「延魚」的意思是連續的捕到魚。
甲骨文上的一人一「魚」
那麼為何商朝人能捕很多魚呢?他們又有多少捕魚的技術呢?下邊簡要介紹一下:
一是網魚,其實用網捕魚的方法在遠古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被古人掌握,在甲骨文《合集》中一個「魚」橫刻,像是魚被網攔截住一樣,而且經常出現在甲骨文中,由此推斷當是商朝人常用的捕魚方式。而從另一方面可以證實商朝人大量使用撒網捕魚方式的是,網魚用的網墜,在河南二里岡遺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類型的網墜一般有扁圓形、圓柱形等。這樣一種捕魚方法,今天都是人類主要的捕魚方式。
二是叉魚,也是一種古老的技術,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應當已經掌握,因為叉魚的工具相對簡單,一根木條或竹子,到後期利用青銅器更耐用。而如今在貴州的苗族地區依然利用叉魚這項技術,甚至還有叉魚節。而唐代韓愈的《叉魚招張功曹》中就描繪了叉魚的場景。
三是釣魚,在商朝的遺址中發現了骨制、青銅製等類型的魚鉤,而在河南出土的青銅器魚鉤上還有倒刺,這已經與今天的魚鉤非常接近。而商朝末期還有著名的姜太公直鉤釣魚的傳說,雖然是傳說,但是也證明了當時的商朝人已經掌握了釣魚這項技術。而目前中國最早關於竹竿釣魚的記載則見於《詩經》,「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而宋代的《漁樵問答》中就寫到「釣者六物:竿也,線也,浮也,況也,釣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而這六物,在今天依然是釣魚的必備。
四是兜魚,使用木條或竹子編製而成,有一個很大的開口,兜底部則是封住的,而且開口頸部還有倒刺,防治魚逃出,稱為筌。而筌的實物在浙江省境內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已經有發現。把該工具放於水下,引誘魚通過大開口進入兜的底部,這類似於在今天貴州地區,用一種叫箢篼的農具捕魚的方式,但是箢篼上部是敞開的。而商朝的兜魚的方式,應該用於淺水區域。而這樣一種捕魚方式在今天貴州等地區還有人使用。
除了這四種比較常見的捕魚方式外,商朝人還有非常特別的捕魚方式,比如射魚和鸕鶿捕魚等。
射魚,是今天台灣高山族常用的捕魚方式,而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時稱捕魚為「狩魚」,在甲骨文《合集》中「王狩膏魚」「東狩于海」,而「狩」字在古代應該是射殺獵物後,由犬去追逐,所以這裡的狩魚是指射魚。
鸕鶿捕魚,鸕鶿是大型的食魚游禽,非常善於潛水,又被稱為烏鬼。在今天的廣西、安徽等地依然有漁民在馴化鸕鶿捕魚。在河姆渡遺址中,就已經發現鸕鶿的骨頭。而在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中就描繪「家家養鬼鳥,頓頓食黃魚」的場景。而在商朝的遺址中,發現了一些以鸕鶿為形象的雕刻品、畫作等。而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更是發現陶器上繪有石斧和鸕鶿含魚的畫作。這充分證實了商朝時期已經有利用鸕鶿捕魚。
鸕鶿鳥
商朝人之所以能掌握豐富多樣的捕魚技術,完全在於他們生活在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商朝的中心地區大約在今天的河南、湖北、山東等地,而外服還包括山西、四川、江西等地。商朝王畿地區,也就是中心區域,在當時,比現在溫暖多雨,而且是大平原,其間還有湖泊河流點綴,這有利於種植業和漁業的發展。
那麼商朝到底有多少種類型的魚呢?著名的動物學家伍獻文在對河南殷墟出土的魚骨進行鑒別後得出結論,認為當時商朝有黃顙魚、鯉魚、青魚、草魚、赤眼鱒和鯔魚。前邊五種魚均為淡水魚,而鯔魚則為鹹水魚,不應出現在河南省,但是由於無法考證鯔魚這塊魚骨,所以對其來源,暫時不做評論。甲骨文中有「獲鮪」描述,這裡的鮪魚並不是指今天在海洋生存的金槍魚,而應該是鱘魚。目前我國鱘魚主要分布在長江、金沙江、湘江、珠江等,他們有8個品種,主要為:中華鱘、史氏鱘、達氏鱘、達氏鰉、庫葉鱘、白鱘、裸腹鱘、西伯利亞鱘等,而商朝能夠捕獲鱘魚這種大魚,又從側面證明了商朝的捕魚技術應當比較高。而在商朝的遺址和春秋戰國的書籍中還展現了鯉魚、魴魚、青魚、鯰魚、鱖魚等,而實際的品種應該更多。
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護,商朝人也是費盡心思,具體的方法:一是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主要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捕魚,這種集中捕魚,主要是為了保護產卵期的魚,等來年子魚長大,在捕撈。二是進行獺祭,而這種祭祀主要在禁魚開始和結束時進行,禁魚開始時的獺祭,是為了祈求魚類資源的繁榮;禁魚結束時的獺祭主要是希望捕獲大量的魚類。
漁業是商朝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魚類的捕獲,不僅展現了商朝人高超的捕魚技術,也豐富了商朝人的食物,促進商朝人身體營養的吸收。而商朝人的捕魚技術,也延續至今,為現代人捕魚留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